您现在的位置: 黄豆_黄豆种类_黄豆食品 >> 黄豆种植 >> 正文

臭氧对黄豆叶片的急慢性毒性作用研究

  • 来源:不详
  • 时间:2016-11-30 0:29:18

调制式叶绿素a荧光成像系统(CFImager,Technologica,UK)可原位、定量、可视化测量叶片不同部位PSⅡ的电子传递效率Fq′/Fm′(BakerOxborough;Oxboroughb);也可以用于检验植物的生理变化过程和胁迫:例如叶片不同部位的CO2同化速率(GentyMeyer)、叶片不同部位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(MeyerGenty);探索植物的生理节律(Rascheretal.);间接评价动物啃食对植物生理的影响(Aldeaetal.);观测气孔的聚块分布(Westetal.)以及解释植物-病菌的相互作用(Chaerleetal.)等。

本文通过结合使用CFImager与LI-XT两种仪器,探索臭氧(O3)对于叶片的急慢性毒性作用:

Fv′/Fm′是光下PSⅡ最大的量子效率,其大小反映了PSⅡ反应中心的相对完整性。一般情况下,其值下降会伴随PSⅡ反应中心受损或PSⅡ的下调(BakerOxborough)。Fq′/Fv′与QA库的氧化状态成非线性相关关系。Fq′/Fv′减小可以归因于PSⅡ电子传递下游的改变,包括1-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/加氧酶(Rubisco)以及卡尔文循环的变化(BakerOxborough)。

荧光数据的空间分析可以提供叶片臭氧(O3)急慢性毒性效应的更深入的机理解释。如果叶片的急慢性暴露实验的损伤机制是一样的,例如细胞的程序化死亡(PCD),应该可以观测到叶片尺度上相似的损伤模式。本文即通过对叶片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与荧光参数的同步测量,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定量评价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的损伤机制。实验材料是黄豆(Glycinemaxcv.NE)。有研究表明,这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对臭氧(O3)变化非常敏感(AshmoreMarshall)。

图1急性暴露实验ppb暴露6h。黑条(■)是O3处理的,白条(□)是对照处理(n=4)。(a)电子传递效率(Fq′/Fm′);(b)叶片的净光合速率(A);(c)Fq′/Fm′的空间异质性参数(NbrSD),数据表示为Mean±SE,*表示p0.05。

图2慢性暴露实验90ppb[O3],8h/d,28d。●是O3暴露处理,○是对照处理。(a)是电子传递效率Fq′/Fm′(●);(b)叶片净光合速率(A)(■);(c)Fq′/Fm′的空间异质性参数(NbrSD)(▲)。数据表示为MEAN±SE,p值如表中所示。

图3叶片尺度不同处理数字照片与荧光参数直观成像结果。第一排是数字照片,第二排是荧光参数Fv/Fm假彩色合成图片,第三排是荧光参数的频度直方图。(a)是对照组叶片;(b)是6hppb急性暴露实验;(c)是90ppb[O3]8h/d暴露28d实验组。

图4叶片不同部位(从基部到顶端)的Fv/Fm。(a)急性暴露实验ppb6h,数据表示为MEAN±SE;(b)慢性暴露实验90ppb[O3]8h/d暴露28d;数据表示为MEAN±SE;(c)两种不同处理Fv/Fm与对照组的比值;(d)p值列表。

结论:两种不同的实验处理均使得叶片的CO2同化速率较对照组下降了40%,PSⅡ效率下降了20%,但是急性暴露实验荧光参数的空间异质性更高。急性暴露实验Fq′/Fm′的下降源自PSⅡ最大量子效率以及反应中心开放比例的下降;而慢性暴露实验Fq′/Fm′的下降只与第一个因素的下降有关。因此,两种处理对叶片的损伤机制是不同的,野外实验中采取单一的实验处理并不能全面阐述叶片的损伤机制。

引自CHARLES

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LI-XT光合仪的相关知识,请顺着手指方向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科普丨喝有污染的水会引起哪些疾病
及时防脑中风为什么会留下后遗症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mkwph.com/hdzz/1840.html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黄豆_黄豆种类_黄豆食品版权所有

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