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渐消失的哭丧歌
《诗经》里有一首《葛生》。
葛生蒙楚,蔹蔓于野。
予美亡此,谁与?独处?
葛生蒙棘,蔹蔓于域。
予美亡此,谁与?独息?
角枕粲兮,锦衾烂兮。
予美亡此,谁与?独旦?
夏之日,冬之夜。百岁之后,归于其居。
冬之夜,夏之日。百岁之后,归于其室。
这是一首对故去爱人的挽歌,全文由五个小节组成。大致是说一人悼念死去的爱人,想着他在长满藤蔓和野草的荒野之下独自长眠,无人相伴;又想到自己前路漫长,只有等百年后才能和已逝的爱人同穴共眠,不由得悲从中来。这首歌,应该是由中国人唱出的最古老的、有词语的“哭丧歌”之一了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哭丧歌成为一种特殊的民歌,因恸哭号啕伴随着鼓乐,其声如曲似歌因而称为“哭丧歌”。在很多地方的民间旧俗里,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,便会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,其子孙后代也要被视为不孝。红楼梦中也有对于哭丧的描述,书中说:“凤姐缓缓步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,一见棺材,那眼泪恰似断线珍珠滚将下来。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。凤姐吩咐得一声:供茶烧纸。只听得一棒锣鸣,诸乐齐奏,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,放在灵前,凤姐坐了,放声大哭。于是里外男女上下,见凤姐出声,都忙忙接声嚎哭。”
戴敦邦绘《红楼梦》插图,秦可卿的丧礼。中国各地、乃至各个民族都具有个性鲜明的哭丧歌。在上海的浦东南汇地区,也有着在丧仪、祭祖、吊桑中吟唱的哭丧歌。南汇哭丧歌的重点在于发自内心,不论男女,以此来表示生者对逝者无限的感恩与追悼。因此,哭丧歌表现为边哭边说边唱,哭腔显得比较悲痛,但韵味又婉转、悠长,声情并茂,以情动人,使得听者也会随着哭唱人的情感表达而悲伤流泪。尤其是口语化、方言化的歌词,句尾押韵,内容朴实易懂,真切感人。
这是收录在民政博物馆展品《哭丧歌》一书中的一首《哭爷》,曾是已故的南汇居民瞿桂莲唱的。
哭爷
亲爷啦!
亲爷无没仔,一个讯息兜着末是我肚皮里厢格势能2,
我三步改作两步行,路里步
足要带紧,一脚跨到伲亲爷门。
跑到门口勿看见伲亲爷亲人面,
只看见伲亲爷四角匣子停勒3壁角里,
侬形迹无没半毫分。
再叫伲亲爷三声不回我,四声勿理我,
亲爷啦,我仔细想想哪里哭得完。
亲爷啦,日子一日又一日,
我想伲亲爷是芦粟大勒叶头长4,
哪晓得横里窜出程咬金,
搭侬赎药调理看勿好,
你养我女囡啥用头?
1伲:我
2整个句子是说有预兆,是自己感觉到的
3勒:在
4芦粟大勒叶头长:指命长
亲爷啦,
我矾打河水缸里清,
矾打天落水清上清,
我家里清末手里紧,
伲爷面上要尅情5,
伲亲爷多活仔日哪勿好,
等我女囡大小儿子大仔点,
做勒家里宽转手里余,
伲亲爷面上浓色6点。
伲亲爷勒拉哪勿好,
奈朝后日子无没亲爷真苦恼,
我格命来能格苦,沟里行过鱼要死,
路上走过青草死,
我靠墙墙要坍,靠壁壁要坍,
我格命来能格苦!
侬小孩里厢养我女囡要宝贝,
要比兄弟看成胜三分,
亲爷啦,侬养我女囡哈用头,
是伲亲爷有仔7毛病替勿动。
养我兄弟妹妹有用场,
搭伲亲爷弄勒百顺百依伊。
豆豆秧秧做舒齐,
三顿茶饭供给伊,逢场逢年称伊心。
5尅情:不善表达情感
6浓色:礼重
7有仔:有了
侬宝贝我女囡啥用头,
白费心思白烦恼,
我吃仔别人家饭末真苦恼,
我勒拉老虎头上捉虱吃,
勒拉8尖刀山上偷饭吃,
伲亲爷只当仔伊拉姓瞿门中有拉仔,
哪里晓得女囡我苦一苦二苦到奈9。
亲爷呀!
侬只当仔姓瞿门中有拉格,
长格扶梯拔柴烧,
短格扶梯海米吃,
伲亲爷只当仔双手撤勒饭箩里,
双脚跳勒米图里。
亲爷呀,
恰恰我小小女囡双手撑勒苦卤里,
双脚跳勒枯井里,一跤跌勒苦窑里,
亲爷呀,侬只当姓黑门中有拉仔,
恰恰伊拉千大家业也勿当勒我女囡手里厢,
恰恰我十只指头廿根筋,
指头管上开花做拉活性命。
亲爷啦,侬晓得我女囡苦勿苦?
伲亲爷勒拉我女囡有仔苦处搭促亲爷话,
奈朝后日子吃仔苦头要搭啥人话?
亲爷啦,我转转思量想着侬爷末,
要等西山出起空心木,
南山出起实心竹,
要等石山爆出蕊头大,
要等田鸡出毛猪出角,
要等黄鳝生鳞鳖退壳10
8勒拉:在
9奈:现在
10西山出起空心木,南山出起实心竹,要等石山爆出蕊头大,要等田鸡出毛猪出角,要等黄鳝生鳞鳖退壳:形容事情难办或是妄想。意味父亲再也不会回来了。
亲爷啦,奈要伲亲爷来仔,
要等日落西山云里来,
头号芦头勿好轧勒木头里,
黄豆勿好摆勒珍珠里,
我来格海里格拉六角车棚小园厅,
风卷棚来又卷凳,
东风看伊响开门,西风看伊响关门,
台子脱脚凳勿平,香炉脱脚摆勿平,
格拉门前勿没深廊檐,
后底勿没双步檐,
挤臀轧腿勿惬意,
格拉房间小来灶间登,
芦编室板镶纱发,
格拉囫囵木头拼室板,
当中做起胡椒眼,边头做起梭子眼,
红绿绢线好环环,做花引线好插插,
篦箕木梳好塞塞。
各拉安粒袋11里籴米吃,
痧药瓶里吊油吃。
兀洋碗12里买酱吃,
格拉镬里听米数粒数,
灶沿既柴数根数,
潮狼野菜塞塞肚皮头,
黄花脚疙13塞塞西风头。
我拨勒格拉仔胡理蛮理赇14人家,
牛气满身算格拉,一条鲠鲤十八斤,
只有自家无别人,皂蓝布鞋子脱后跟,
勿管前后话别人。
11安粒袋:小布袋
12兀洋碗:缺口的碗
13黄花脚疙:僵棉花
14赇:尖刻
我到格拉15姓黄门里做媳妇,
格拉门前停起三只新姜船,
后底种起三亩黄连新开园,
溜溜球球苦头哪里吃得完。
我挽水挽着鲤鱼秧,
淘米吞着桂花香,
日日夜夜想着亲爷娘。
我登勒16娘屋里厢迷雾茫茫困晏早,
露水茫茫赶图淘,
家东孵日旺,家西乘风凉,
登勒门前玩沟滩,后底氨碗爿,
登勒爷娘身边吃格自然饭。
我到格拉姓黄门里做媳妇,
伲大人廊檐浪芝麻连续敲,
敲敲击击最难熬,螺蛳屁眼绕头大,
香蛳屁眼转弯多,远水湾兜转话着我。
好得人民政府领导好,
大小干部搭我规定好,
我月月里拿仔工资活到老,
春三二月暖洋洋,开出后园乘风凉,
领仔三个孙子白相相,
毛豆开花毛稀稀,
月月里要到上海镇上白相能惬意,
时路物事先吃起,时路衣裳先着起,
我脚脚踏仔水门汀,眼眼看仔上海人,
我奈仔三年陈柴金条能,
三年陈酱赤砂糖,三年陈米珍珠能,
姓黄门里着仔挑花膝裤绣花鞋,
新港果园周转头一家。
15格拉:他们
16登勒:住在
这首《哭爷》收录于上世纪80年代。
虽名为哭“爷”,但其实是哭父亲,因为在上海方言中,“爷”的发音意为父亲,从哭歌中也能看出逝去的是瞿桂莲的父亲。
在哭丧歌的开头,瞿桂莲听到父亲过世噩耗,赶回家中,却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。此时无论怎么呼喊,父亲都不能再做出回应了。回想起父亲之前拉扯自己长大的经历,往事历历在目。日子虽然清贫,但父亲对自己和其他兄弟姐妹们都疼爱有加。这份恩情自己一直都铭记在心,本来想等生活有了起色、孩子们都长大了要好好孝敬父亲,但如今,父亲走了,又有谁让自己依靠,又有谁能让自己孝敬呢?哭到这里,又想起自己嫁人之后,日子过的十分艰难,要照顾一家日常起居,还要兼顾农活赚钱养家,自己却没有多少用度,为了些吃食还要与人为恶,这样缺衣少食的日子叫人怎能不怀念在父亲身边的幸福生活。哭到这里,已经足够悲伤了,仿佛是为了让父亲不再担心一般,瞿桂莲开始唱起了近况。歌词中,瞿桂莲得到了人民政府的帮助,能够拿到自己应有的工资,能穿上时兴的衣服,带着孙子辈们去上海市区开眼界,去公园里、农田里玩耍;能吃上时令的食物,生活也物资不再短缺,再也不用为了温饱而奔波劳累,愿父亲能到如今的住处来看一看。
瞿桂莲哭着唱着,街坊邻居聚而听之;哭者以此寄托哀思,听者七嘴八舌谈论哭者对死者感情的深浅。
民政博物馆藏《哭丧歌》一书根据瞿桂莲的自述,最早开始唱哭丧歌的时候,仅仅是哭泣而已。可哭着哭着她想起了作为一个女人的辛酸,想起自己所遭遇的不幸,往事回忆一起涌上心头,那眼泪就情不自禁地嘀嘀嗒嗒落了下来,唱词也如同泉涌一般倾泻而出。
根据《哭丧歌》一书的讲解,哭丧歌由“经”“套头”“散哭”三部分组成。经,是配合丧葬仪式唱的内容,套头是一部分情境下的客套话,这两部分比较呆板,不能自由抒发。散哭,如上文的《哭爷》,是人过世后亲人吟唱的悼念哭歌,可根据歌者与死者的关系,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来唱。越是关系亲近的人,哭起来越是情真意切,哭死者生前的种种好处和今后没有亲人的苦况。这种哭还往往勾起对自己一生的坎坷和悲苦的诉说,所以一发而不可收拾。这类哭词,一般都比较长,语言瑰丽多釆,想象丰富,比喻连篇,艺术性最强。南汇哭歌是汉族地区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哭歌,然而过去耳熟能详的南汇哭丧歌随着年长的者相继离世,就快要濒临失传了。因此,年南汇哭丧歌被列入第一批上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▲年获“市优秀歌手”称号的祝桥镇民间歌手苏炎奎
通读民政博物馆收藏的《哭丧歌》一书,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南汇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丧葬习俗,掌握传统时代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思想。哭丧歌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缅怀悼念,特别老人去世时最能突出后代对死者的感恩心,也是对后代处事做人、尽孝道的一种教育。同时,哭丧歌也是一部生动的生活教材。尤其是年长者所唱的哭丧歌,在个人身世的背后唱的是旧社会的苦,唱的是新社会的甜。
当然,哭丧歌长期在封建社会、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流传,不可避免地有着旧时代的思想烙印,如迷信鬼神、铺张浪费、以哭声响亮断孝义等。在一些地方,为了求得孝顺的美名,“孝子贤孙”们往往会选择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,在丧仪祭扫中表现得悲痛万分,可当饭菜上桌,原本哭丧的人立刻擦干眼泪,上桌大快朵颐,这强烈的反差被批判为“恶行恶状”,令人不忍直视。正因如此,哭丧歌被认为是“四旧”中的一旧扫除了,直到改革开放时期才重新出现。随着历史的潮起潮落,传统的丧葬礼俗在当今的社会中亦应当相应改变。这些改变涉及到表象和形式的方方面面,但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应当被继承下来。在丧仪和祭扫中需要恪守的准则应当是体现孝道精神,依靠着血缘关系与自然情感建立纽带。
吟唱哭丧歌的时代已基本过去,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,其中的精神内核是我们应当继承与发扬的。清明节快到了,如果你将前往墓地为逝去的长辈洒扫祭拜,不妨摒弃哭丧的形式,着眼于其内涵,写下祭文,追忆往昔,讲述近况,抒发自己对长辈的敬重和思念。